湛江农产品特别多,各种各样:有湛江海鲜生蚝之乡,有徐闻菠萝凤梨、有金昌鱼之都、海鲜之城、甘蔗等。记得有参加过南亚热带园、和湛江农垦吧?话说回来吧!这此特产在湛江吴川是特色菜,包装材料上档次,有企业经营名称、生产图片品图案,产品说明,这不仅可以送朋友礼物、还可以日常手信,在公司可以当菜品尝,哎呦!乡村生活儿童时记得有品尝过,太爱了,在农村谁没品尝过吗。

苏村番薯起始与发展在村边东江相倚的亚九坡、罗了塘坡、白水塘坡、瓮中坡、车塘坡等5个相连的,面积达8千多亩的低“坡”,河水涨时水汪汪一片,水退时变成一片低地。村民觉得这片肥土“丢荒”十分可惜。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全村大小老幼倾巢而出担泥造坝,担出了一条长6公里的大堤,使这5个“坡”变成了“人造田”。由于“人造田”长期受小东江浸没,因而沉积着一层很厚的泥,没有砂子。

据化验,“人造田”里的土质钾含量达43%以上,是番薯生长的必需元素。奇特的栽培方式。苏村人在“人造田”上种番薯是从1978年初开始的,当时在“人造田”地势较高的地方种四、五十亩,获得成功。1982年,种植280亩,到1995年突破1300亩。达2800亩。不论种植面积多少,也不论在生产队时期还是分田到户阶段,该村种植番薯都是统一行动,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左右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在“人造田”上劳作。

【苏村番薯】“吴川番薯贵过米。”这是许多人熟知的一句俗话。吴川长岐镇苏村种植的番薯尤为出名,是吴川特产之一。苏村的地理环境独特,这里的土壤属粘质土,含各种微量元素,其中土壤里各种钙化合物含量很高,加上有光照,雨量充足,番薯高产而且味道独特。每年收获季节,客商纷纷到苏村抢购番薯运到珠三角等地销售。苏村番薯的品牌效应,也带动了整个吴川的番薯产业,该市的吴阳、中山、长岐、塘尾、振文等地建起万亩优质番薯生产基地。
番薯又称甘薯、红薯、山芋,自明朝引入我国,初时仅在广东、福建一带种植,后几遍及全国。番薯最早为明朝的吴川人林怀兰从越南引入,据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编印的《辞源》载:番薯“其本出于交趾(今越南),吴川人林怀兰尝得其种以归,遍种于粤,因不患凶旱。电白县有怀兰祠,题曰番薯林公庙”,可见吴川人种植番薯已有数百年历史。